中国物流行业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2022年2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1.2%,较上月回升0.1个百分点;中国仓储指数为51.3%,较上月回升3个百分点。
2月份,受财政货币政策逐步落实和节日消费带动,物流业景气指数较上月略有回升。从行业看,铁路运输业、仓储业和邮政业业务量需求保持增长。从区域看,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物流活动保持活跃。从分项指数看,业务总量指数、新订单指数、资金周转率指数、设备利用率指数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位于景气区间。物流从业人员受节日因素影响虽略有减少,但回落幅度明显低于往年同期水平,为节日期间物流行业的运转正常提供基础保障。在政策促进效果仍将继续释放和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的影响下,物流企业对未来业务活动预期继续向好,物流运行将企稳趋升。
【新闻联播】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4个月稳定在50%以
受政策促进和需求拉动,业务总量指数回升。2月份业务总量指数变化不降反升,淡季不淡,指数较上月回升0.1个百分点至51.2%。
2月份,受春节因素影响,从业人员指数回落。从业人员指数较上月回落1.2个百分点,但回落幅度相比往年有明显收窄,为物流行业提供必要的保障。
2月份,设备利用率指数回升0.1个百分点至50.5%,设备利用率指数回升。反映业务需求增长带动设备使用效率有所提升。
新订单指数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分别为50.2%和59.7%,从后期走势看,均保持在景气水平,预示物流活动将企稳向好。
2月,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指数较上月上升2.2个百分点至57.6%,金融业商务活动指数也较上月有所上升,并运行在60%以上的较高水平,显示我国财政和货币政策超前发力,支持经济平稳运行的力度在加码。从财政政策看,根据Wind统计,截至2月10日,2022年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已发行5416亿元,占“提前批”专项债的37%。专项债的提前发力为基础建设投资提供了资金保障。多地基础建设项目在陆续实施,为基础建设投资需求释放奠定基础。土木工程建筑业新订单指数较上月有明显上升。从货币政策看,人民银行发布数据显示,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超6万亿,人民币贷款创下单月增量历史新高,政府和企业债券融资均实现同比多增,反映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,金融业活动在1月份较高水平基础上继续保持活跃。
2月份,春节的到来使得节日消费需求有所释放,主要体现在对交通运输、餐饮和文体娱乐活动的带动。上述相关行业的商务活动指数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上升。2022年春节消费呈现多元化特征。虎元素消费渗透到护肤、儿童玩具、零食、糕点以及年夜饭等诸多居民消费领域;预制菜销售火热;冰雪相关消费热情高涨,带动文体娱乐活动表现良好。
2月,业务活动预期指数较上月上升2.6个百分点至60.5%,自2021年8月以来首次回升至60%以上,表明企业对节后市场预期保持乐观。从行业看,建筑业和服务业的业务活动预期指数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上升。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表现更为明显,该行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连续2个月保持在64%以上的较高水平。在18个服务业行业中,有15个服务业行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较上月上升。
2022年2月份,在政策超前发力和节日因素带动下,非制造业保持企稳趋升迹象,经营活动有所上升,企业预期也保持乐观。但市场需求表现相对较弱,短期释放动力不足。新订单指数较上月小幅下降0.2个百分点,连续2个月运行在47%左右。一方面,在春节月份,以批发业为主的市场需求呈现淡季回调趋势,抑制了短期市场需求释放力度。另一方面,疫情多点散发情况仍然存在,对部分服务业需求仍有影响。在需求提前释放和疫情的共同影响下,零售业市场需求有所下降。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,2022年春节假期国内旅游人次和收入均低于2021年同期,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3.9%和56.3%。随着节后投资需求的陆续释放和疫情影响的缓解,非制造业仍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运行。为了缓解疫情对服务业的影响,近期政府出台了若干政策,包括10项普惠性扶持纾困措施和围绕5个行业出台针对性政策。相关政策的持续推进,有利于改善服务业的市场环境、减轻服务企业经营压力,为服务业加快恢复提供有力保障。